在經濟危機之下,今年小向被迫離開了所在的知名企業,原因是“工作五年了,但是績效一直上不去”,在企業新一輪績效考核中,他無緣“生產主任”一職。迫于企業,也迫于自身的面子,他選擇了離開。
按往年,像他這樣有過品牌企業的工作經驗,隨便到其他企業工作都不在話下。但是,今年,要找到一個令他滿意的企業和一份滿意的薪水,挺難。一方面是小向對企業的要求挺多:品牌規范化企業優先,月薪3500元以上;另一方面,是今年企業對中高層人才要求更加嚴格。在“高不成、低不就”的尷尬現狀中,小向對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失去了方向。
嘉賓解讀: 泉州華旗企業人才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、高級顧問 胡正川
其實,我認為小向的求職思路要轉變,不要只把眼光看在安踏、特步等一線品牌企業上,而是應該更多關注二三線企業。就我了解,一般一線品牌企業,更重視總監級以上的高管,所以高管的工資待遇很高,但是中基層的工資卻一般;而二三線品牌企業,則更多依靠中層力量的推動來發展,因此它們的中基層管理工資,在有些程度上,要比一線更高。
小向有過一線品牌企業的工作經驗,之所以在品牌企業“績效不高”,總是有自己的薄弱環節,如果還繼續尋找一線品牌企業去工作,可能這一問題還是會暴露,還是容易走人,這時,如果他轉變思路,到二三線企業去工作,一邊把自己的劣勢補上,一邊引入一線品牌的好經驗,這樣就能既彌補自己的不足,又能更好地為二三線品牌創造效益,會更有作為。
此外,小向還可以尋找專業的人才服務公司幫忙推薦,這對小向這類的求職者是免費的。通過第三方推薦,一方面能夠增強用人單位的信任度,另一方面,則能夠更便捷迅速地尋找到合適的崗位。
|